2020年10月1日,《呼和浩特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從多個方面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明確,其中小區物業公司不僅要在小區設置分類垃圾桶,而且禁止將已經分類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運輸。1月14日,賽罕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對轄區部分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進行督導、檢查,從源頭助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當日,來到頤和小區,記者看到每個單元門前都放置著一組分類垃圾桶,一名身穿馬甲的督導員正在對垃圾桶里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雖然小區已經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但是有的居民卻并沒有認真分類,賽罕區城管局的執法人員要求小區物業公司做好宣傳、督導,從源頭上真正達到減量。
據頤和小區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李引娣介紹,頤和小區有4500多戶居民,小區里共放置了15組生活垃圾桶,配有15名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對居民投放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其中廚余垃圾每天能分揀出4大桶。每天晚上工作人員會把這些廚余垃圾運到小區門口,由專門的運輸公司進行清運。“由于多年的生活習慣,居民對垃圾分類還不是很積極,我們會繼續加強宣傳,各個環節緊密配合,將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更細、更好。”李引娣說。
小區物業公司不僅要做好垃圾分類二次分揀工作,而且不能將生活垃圾和廚余垃圾混裝倒入垃圾轉運站。在當日的督導、檢查中,執法人員對轄區的垃圾轉運站進行了檢查,進一步規范收運流程。
在前進巷的一座垃圾轉運站,記者看到前來傾倒垃圾的保潔員和車輛很多,賽罕區城管局二大隊的執法人員對小區保潔員的垃圾二次分揀情況進行了檢查和督導。
記者注意到,保潔員送來的生活垃圾中仍然混有少量廚余垃圾。“針對這種情況,第一次我們會通知保潔員進行二次分揀,如果第二次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那么垃圾轉運站會拒收保潔員送來的垃圾,我們也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賽罕區城管局二大隊執法人員吳澤說。
在大學街垃圾轉運站,執法人員要求轉運站的工作人員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垃圾二次分揀、監督工作。“物業的保潔員來傾倒垃圾的時候,轉運站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看垃圾是否分類了,如果生活垃圾中混有廚余垃圾是可以拒收的。工作人員也要跟物業的保潔員及時溝通,告知他們要在小區做好二次分揀,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吳澤說。
據賽罕區城管局紀檢宣傳股的工作人員董家鶴介紹,近期賽罕區城管局組織執法人員深入轄區的各個物業公司、垃圾轉運站開展垃圾分類督導工作,通過宣傳、講解、督導提升各物業公司、垃圾轉運站工作人員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明確工作職責。下一步,賽罕區城管局會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物業公司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管。“發現生活垃圾混裝混倒,我們首先會進行勸導,如果物業公司多次出現這一情況,我們就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在家中做好垃圾分類,減少保潔員二次分揀的工作量,從源頭實現生活垃圾減量。”董家鶴說。
(文/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王英)